心理学堂:揭秘压岁钱的起源

心理健康 30 0

  

  心理导读:我们都知道给孩子压岁钱的重点并不在于孩子能用这份钱干什么,而是我们中华传统里对孩子最美好的祝福,而过年收到长辈的“压岁钱”,也让孩子能够在快乐中开始新的一年,即使他们还小并不明白钱为何物,但长辈们的一番爱意还是通过那一份份喜庆吉利的红包传进了他们心里,作为一个新科“脱岁孩”,享受了这么多年福利的同时,也是感恩长辈们对自己深厚的爱。    ---www.xinlile.com

  



心理学堂:揭秘压岁钱的起源

 

  过年要压岁钱,是孩子最开心的事情之一了吧,只需一句吉利话,红包就能源源不断的进入自己的荷包之中,这样的赔本买卖也只有大人们会做吧?我们都知道给孩子压岁钱的重点并不在于孩子能用这份钱干什么,而是我们中华传统里对孩子最美好的祝福,而过年收到长辈的“压岁钱”,也让孩子能够在快乐中开始新的一年,即使他们还小并不明白钱为何物,但长辈们的一番爱意还是通过那一份份喜庆吉利的红包传进了他们心里,作为一个新科“脱岁孩”,享受了这么多年福利的同时,也是感恩长辈们对自己深厚的爱。

  

  不过,即使拿了那么过年的春节福利,我们真的了解“压岁钱”么?起码是我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本着死磕生活的精神翻阅了“压岁钱”的身世之谜后,才发现,我对“压岁钱”深深的误解。

  

  其实,“压岁钱”压根儿不是给孩子的!

  

  其实我们拿的叫“压祟钱”

  

  细细一想,自己也曾有过这样的疑惑:孩子健康快乐的长大不是每一个长辈最喜欢看见的事情么?为什么要“压”住我们的年“岁”,给我们发“压岁钱”呢?你们大人到底是想我长还是不长?难道这是物极必反的意图么?

  

  其实,“压岁钱”本来就不是孩子的囊中之物,而是孝敬老人的,因为人已老,我们晚辈都希望长辈能够多活几年,于是就给老人送上“压岁钱”,取压岁之意,望他们能不在增长岁数。但在中国人的家庭观念里,不是孩子比老人地位更重,而是老人也将孩子视为掌上明珠,过年过节往往还是将焦点放在“祖国的花朵”身上,于是乎,本来是给老人压岁的“压岁钱”的风采就给“压祟钱”盖过,而中国人有个习惯,喜欢因谐音而取意,过年见“祟”字,不吉利,于是乎,挂着“压岁钱”的头,买着“压祟钱”的肉。

  

  何为“压祟钱”

  

  提到“祟”都知道是不吉利的词,而与“年”一样,其实“祟”也是一个调皮的小妖怪,黑色的身子白色的手,每逢年三十夜里就出来捣乱。(原谅我没能找到符合描述的图片,如果有慷慨的朋友,欢迎你为我补充)而他捣乱的对象,我想你已经猜到了,就是孩子(你说你没事和孩子叫什么劲?)它会悄悄的溜进孩子的房间,用惨白的手在熟睡的孩子头上摸三下,这一摸可把孩子吓得,又哭又闹,还发烧感冒,满口的胡话说个不停,好不容易消停了,烧也退了,但昔日聪明伶俐的孩子从此却变成了傻子,你说它损是不损?所以大人们对这只小妖精是又恨又怕,怎么办呢?成,你喜欢”夜闯深闺“,我就干脆就不睡了,看你怎么闹?一家人围在电视机前看春晚,还伴随着声声的驱”年“炮声,你”祟“也有力没处使了吧?于是我们所知的“守祟”就这样应运而生了,所以说啊,春晚不能取消,年夜炮还得放。

  
 



    “祟”这还挺符合我心中“鬼鬼祟祟”的形象

 

  而和”钱“扯上关系,也是有段故事的,说是在嘉兴府有一户姓管的人家,夫妻俩老年得子,必然宠着护着。年三十的夜里,他们也怕“祟”来祸害孩子,于是就就逼着孩子玩。不过古时候玩得就是没技术含量,他们用红纸包了八枚铜钱,然后让孩子拆开了包上,包上了又拆开,就这么反反复复玩到睡着(这不得十分钟就睡了?)包着的八枚铜钱就放到枕头边。孩子睡了,但老夫妻还不能安心,就守在孩子床边。夜里,矮黑矬的小妖精如期而至,正当它用手摸孩子的头时,枕边的铜钱裂出一道亮光,这可把“祟”吓得一溜烟就没影了。看到这一幕的老夫妻把用红纸包八枚铜钱吓退“祟”的事告诉了大家。渐渐的这个习惯就这么形成了。而传说八枚铜钱是由八仙变的,且不谈实力,人多口水都能淹死你。于是“压祟”还得沾着点铜臭味,“压祟钱”就这么个由来。

  


 

  国画“压岁钱”,长辈在孩子枕下放下“压祟钱”希望赶走“祟”

  

  我还能不能无耻的拿”压岁钱“?

  

  而谈到拿“压岁钱”的限制,当然是和年龄有关,而具体是几岁,事实上并没有个定数,关系亲近的双方,即使是成年也有长辈会充满爱意的给晚辈“压岁钱”,而我们通常在工作赚钱之后就很难厚着脸皮去要“压岁钱”了,相反的,成为长辈的自己要给晚辈“压岁钱”,成为“有钱一族”的自己还要感恩的给予长辈“压岁钱”,在祝福的同时,也是感谢他们对自己一直以来的厚爱和关怀。至于钱的多少,真的不是问题,新年里,一份“压岁钱”除了爱意,就应该是爱意。

  

  说到底,给孩子“压岁钱”真的是为了那一张健康快乐的笑脸

  

  “压岁钱”变的可不止是字

  

  即使是在越来越注重精神文化的今天,同样茁壮成长的还有物质教化下的攀比毒流。不仅是成人在攀比着出手的阔绰程度,孩子们也无辜的沾染了攀比“经济收益”,生活越来越好,红包越来越厚,情感却越来越淡薄,这与本意背道而驰,也不是当下的主流价值观。见国以来,我们一直沿袭着过年发“压岁钱”的传统,不管是20世纪50年代币改之后“分”“毛”也取的年代,还是20世纪60年代以糖带币的年代,亦或是20世纪80年代经济好转之下开始以百元装扮“压岁钱”的年代,最后是如今上千上万的慷慨解囊。但是,厚此薄彼的是物质与精神的变化,我们不应该让精神美好成为物质美好的牺牲品,“压岁钱”的本意,还是应该最终回归祝福和感恩。

  

  明天开始,伸手要“压祟钱”的同时,别忘了伸手送上一份诚意满满,红光喜庆的“压岁钱”。

  

  (文/馒头 | 来源/十五言)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