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学习障碍的诊断标准

心理健康 77 0

  

  心理导读:学习困难在正式就学后才算数,这件事情重新说明也好,所谓的正式就学是指正规的学校教育,幼稚园当然不能算进来。这样就不会有五岁的孩子,跑来门诊说要监定是否为学障(这样的个案我们也遇过)。都还没正式学习,就担心跟不上,天底下还有什么比这个更荒谬的事。坊间有一些奇奇怪怪的宣传,说从很小的年纪就能确定是否学障,请把它们当作天方夜谭吧。    ---www.xinlile.com

  



心理咨询师:学习障碍的诊断标准

 

  看完DSM-5诊断准则的第一个感觉是,诊断整个被放宽了。过去很多模糊空间,被说明的更加清楚,白纸黑字被定义出来,回旋空间变得较小,能自由心证的地方减少,个人好恶也可以被减到最低。也许这在区辨诊断上是好事,大家都有清楚的准则可遵守,个人可以解释的空间缩小,「敏感性」与「特异度」也会大幅提高。

  

  看完之后,将需要注意之地方,一一说明如下:

  

  1.低成就分数被确认:

  

  至少要1.5个标准差以下(或者是标准分数78分以下)。虽然它接受单一分测验较差也要被考虑进去,但它只接受标准化的成就测验的结果。它也特别说明在临床应用上,虽然有可能标准会降低,如一个标准差就可以,但这样的考量,是要考量个案整体状态,包含其过去病史。这样的好处是,就不会有念了资优班的学生,因为在班上是倒数,家长就跑来争取自己的孩子是学障。关於成就与智能到底要差多少,个人觉得应该回到统计上看待这个问题。先前已经讨论过,请见「如何判断学习障碍个案其智力与能力之间的落差。」

  

  2.学习困难在正式就学后才算数:

  

  这件事情重新说明也好,所谓的正式就学是指正规的学校教育,幼稚园当然不能算进来。这样就不会有五岁的孩子,跑来门诊说要监定是否为学障(这样的个案我们也遇过)。都还没正式学习,就担心跟不上,天底下还有什么比这个更荒谬的事。坊间有一些奇奇怪怪的宣传,说从很小的年纪就能确定是否学障,请把它们当作天方夜谭吧。

  

  3.重新说明何谓「特殊」学习障碍(Specific Learning Disorder):

  

  「特殊」的意思有四层含意。学障不是因为智能不足、发展迟缓、听力或视觉问题、神经学或动作疾患所造成(这里与之前不同,以前智能不足的人,可以多一个学习障碍的额外诊断,现在不用了);学障也不是因为外在因素,如经济、环境、旷课、缺少教育所导致;学障更不是因为神经症状所致(与第一点有部分重叠);学障可能只发生在单一的学习技巧上,如念读单一文字、数字概念等。

  

  4.不要因为单一资料就确认是学习障碍:

  

  完成广泛性的评估是重要的,要综合医学、发展、教育及家庭资料。这些东西包含过去与现在功能的比较;学业、职业、社会功能状态;学校报告;在学习上做了什么努力;学业成绩;过去与现在的标准化测验之结果。

  

  5.特别说明成年人也可能为学障个案:

  

  以神经发展的角度而言,特殊的障碍肯定会一直延续下去。若其障碍没有变化的话,就不需要再重新衡监一次。当然另外一个背后的理由是,在台湾几乎没有测验工具可以使用在成人身上。很难评估,就没有资料,也不能说上甚么话。临床上也遇过念大学才来说自己是学障的,这真是考验大家的功力啊!

  

  6.次分类变得较为概略:

  

  DSM-Ⅳ有很清楚的次分类,但到DSM-5上,虽然有说明次分类,但变得很简单。这与临床上的观察相符合,我们很难找到单一有问题的人,通常都是全部搅在一起的。有阅读障碍,可以想见会影响数学运算、写字、写文章。在临床这么长一段时间,从没遇过只有单纯数学有困难或写字有困难而无其他阅读困难的人。

  

  7.没有NOS(Not Otherwise Specified):

  

  因为次分类被模糊掉了,当然NOS也没有必要存在。所以往后没有垃圾桶,垃圾不能往外丢。大家只能放在特殊学习障碍(Specific Learning Disorder)之下,并说明个案到底是哪一些面向有问题。

  

  8.严重程度的区分:

  

  DSM-Ⅳ在严重程度上未做区分,现在必须区分轻微、中等、严重。轻微是只有一到两个面向有问题,如果提供适当协助,就可以顺利度过学校生活。个人认为这一点在未来大概会成为重大争议。在以前,若照这样的说明,大概不会被放进学障之中,有协助就有进步,很难说真的有障碍。真实存在的障碍,应该是指即使协助也无法恢复,如智能不足的孩子,不会因为资源介入,智能就提升。另外,中度与重度的区分在DSM-5中的说明,从字面上唯一的区辨是无法精通与完全学不会,中度可以学会部分,但重度完全不行。但这肯定会是一个问题,因为大部分的人到最后都会学到一点点替代方式,来协助自己的困难。那「轻微」与「重度」在分类上意义就不大,大部分的人都会被分到「中度」这个类别上来。「严重度区分」这一大段有很多可以讨论的空间。我不知道这个准则为何被写成这样,但很有可能在DSM-6上会做修正(这是我个人的推测,我们就看看未来会发生什么事好了)。

  

  放宽是有好有坏没错,好处是真的有困难的人会更容易进到协助系统中,但坏处也在这里,很多根本不需要协助的人,会用各种手段吵着要进来。通常这种家长社会地位高,资源已经够丰厚,但却要特教与医疗系统帮忙背书。过去跟很多这种家长交手过,非得要拿到诊断书,挤进雄中与台大不可。假如他们成功进了第一志愿,是因为手上有学习障碍的诊断书,这两个互相悖反之事,居然可以同时并行,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家长们全然忘记进去跟念完是两件事,一定要将自己的孩子推去当炮灰才甘心,让学习过程充满痛苦,甚至全然的丧失自信,完全不管教育本来的目的。

  

  有的家长拿到报告之后,对结果不满意,打电话过来,希望可以将我们测试的工具,让他带回去看看有没有问题。这就跟去医院做了CT,照完之后觉得不满意,跟医院抱怨,觉得医院的机器有问题,要整台搬回去检查一样。你说医院有可能会答应吗?

  

  现今在DSM-Ⅳ之下,状况已经多不胜数。以台湾的发展,未来一定会改用DSM-5。这也许是不得不走的路,但平心而论,医疗界与教育界真的准备好了吗?

  

  文献资料: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5th edition. Arlington, VA.,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

  

  (文/林希陶 | 来源/泛科学)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