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为何被称为心理治疗的“杀手锏”?

心理健康 80 0

催眠疗法———

心理治疗的杀手锏 刘连龙  著 陕西出版集团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自    序 要追溯起笔者有关催眠术的研究那得起始于

1990 年。 1989 年5 月,解放后我国第一本有关催眠

术的著作《催眠术》由马维祥先生撰写完成后出版,

1990年3 月笔者在拜读该书之后思绪万千,“催眠

术”这个未曾听说过的技术竟然能引起人心理上、生

理上出现令人难以置信的变化,着实让人惊讶! 随

后,笔者开始关注有关催眠术方面的资料和信息,在

书店购书时特别留意是否有催眠术方面的书籍出版,

一旦发现,立即购买;在阅读报纸时,一旦发现有关催

眠术方面的报道,立即剪下来收藏。 记得笔者看到最

早有关国外催眠术方面的书籍是由李云寿、卢盛超等

人1989 年11月翻译出版的美国莱斯利 ·库恩和萨

尔瓦托雷 ·拉萨编写的《现代催眠术》,通过阅读此

书,笔者对国外有关催眠术研究的最新进展和成就有

所了解,懂得了催眠术可以应用在非常广阔的领域,

医学领域仅仅是其一部分! 阅读纸面上的内容,仅仅使人感到催眠术的作用 ·1·

太神奇,太令人不可思议了,真的会出现像书中所描

述的那些情景和现象吗? 当时笔者也不敢肯定。

1991年7 月放暑假回到农村老家,有一天闲来无事,

就对当时就读初二的一个14 岁男孩按照书上所说的

方法尝试着进行催眠,没想到,该男孩竟然很快进入

到了催眠状态,你让他睁不开眼睛,他就争不开眼睛;

你让他站不起来,他真的就站不起来……当时就别提

笔者那种高兴、兴奋劲了! 对催眠好奇心的大门一下

子全打开了。 第二天,笔者按照书上所讲述的瞬间催

眠法施术要领对该男孩进行快速催眠,在笔者的叫喊

声“睡吧!”刚以落下,该男孩就像一根木桩一样僵硬

的倒向后方,而且催眠的状态极深,你让他睁开眼睛

看不到东西,他就真的看不见前面的任何东西;你让

他看看河里的鱼儿在水中游戏,他就像模像样地在高

兴观看……该男孩的面部神态、行为举止激起了我更

大的热情。 在得知该男孩每逢下雨前两个膝盖就会

出现疼痛的信息后,便对该男孩进行“年龄倒退”分

析。 结果发现,导致该男孩症状形成的原因是在小学

四年级时初冬季节,因天下雨,路很泥泞,晚上在去学

校上晚自习的路上,因不慎被摔了一跤,跌倒在一个

水坑里,穿的棉裤全弄湿了,就这样在冰冷的教室里

坐了3个多小时。 此后,每到天快要下雨时膝盖就疼

痛。 除了对该男孩的不断催眠外,在该暑假还对同村 ·2 ·

的其他3个孩子也进行了催眠实验探索,并且也都取

得了很好催眠效果。 孩子们在催眠状态中的神奇表

现,促使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这个催眠术研究一番。

暑假结束回到学校后,我就不断地对大学生进行催眠

实验。 1992年9 月19 日,有一个大二的女生在回家

的路上因亲眼目睹了一场车祸而导致恐惧症的形成, 白天无法学习,夜晚也不敢睡觉,内心极度恐惧、不

安,这个症状一连持续了4 天之久,后在校医院医生

的建议下来找笔者,笔者就试着对其进行催眠治疗,

结果恐惧症状经一次催眠治疗就被消除了,经四次催

眠治疗就找到了导致该学生产生恐惧症的童年经历。

这次催眠治疗的效果,不仅使笔者对催眠的神奇功效

更加着迷,也使得接待该女学生的医生对催眠疗法称

奇不已。 2003年4 月笔者成功申请了陕西省教育厅

专项科研计划基金项目“早期记忆信息的提取研究”

(04JK118)。 在随后的3 年里,笔者对受术者催眠易

感性的快速检测、对难以被催眠的受术者如何使其能

够尽快进入催眠状态、受术者过去记忆信息的提取方

法、催眠治疗的效果、催眠对人的记忆、认知、情绪、意

志、行为及人格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

究。 通过这些研究,笔者对催眠有了更深的理解。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日趋激

烈,升学、就业、下岗、生存使得每个人都产生了前所 ·3 ·

未有的危机意识,从幼儿园的小学生到成年人、甚至

老年人每天都在紧张中度过,没有丝毫放松的时间,

从而导致各年龄段的人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心

理疾病。 正因为如此,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工作被越

来越多的人所关注。 催眠疗法作为一种独特、快速、

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更是受到人们特别的青睐。 为

了使那些对催眠疗法感兴趣并有志于学习它的人能

够把握催眠疗法的主要脉络,少走弯路,笔者编写了

这本小册子,希望它能对读者有所裨益。 本书在撰写和出版的过程中,也得到了我的两个

研究生李琼同志、夏芸同志的鼎力相助,没有她们的幸

勤劳作,本书也不能这么快就与读者相见,在此,对她

们两个深表谢意。 同时,也感谢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王志章同志、刘程同志为本书的出版所付出的辛劳。 笔者在写作过程中,拜读了国内外许多专家和学

者的著作,它们对笔者写作思路有很大启发,在此,谨

向他们表示最真诚的谢意。

标签: 心理治疗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