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众儿童心理专家告诉你:只须当“过得去的父母”就好

心理健康 36 0

春节放假通知:本号工作人员2月11日-21日春节放假,这段时间停止发文,22日起恢复,特此通知。

在英国著名儿科医生、儿童精神学家唐纳德·威尼康特看来,要养育出身心健康的孩子,你不必非得是完美妈咪。用他的话说,只须当一个“过得去的妈妈”就好了。

这个结论从何而来,请看完下面这些儿童心理从业研究者的咨询案例。

一众儿童心理专家告诉你:只须当“过得去的父母”就好

01为什么完美的父母,会养出“精神病人”?

一位旅英华人咨询师曾接待过这样一位来访者:

20多岁的女孩,聪慧美貌。她因为极度空虚而走进咨询室,她的症状有:

老是失眠总是犹疑不定、怕犯错误无法坚持自己的选择她认为自己不像父母一直评价的那样“惊人”、觉得“心中总有一个空洞”她说自己感觉“飘忽不定”这些症状有点像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徐凯文所说的“空心病”,点击链接看这篇文章北大精神科医生:你们用焦虑养出来的娃,最后都送到我这里了 。

这位“空心病”女孩家族史上没有抑郁症或焦虑症病人,且有坚实的友情、亲密的家庭。

她还说,令人沮丧的是,她找不出来自己到底是对什么不满。

她说她有一对“棒极了”的父母,两个出色的手足,支持她的朋友,极佳的教育,很酷的工作,健康的身体,漂亮的房子。

令这位咨询师没有想到的是——类似的病人越来越多。

咨询师的沙发上坐满了二三十岁的成年人,自述患上忧郁和焦虑,很难选择或专注于某个令人满足的职业走向,不能维持良好的“亲密”关系,有种空虚感或缺乏目标感———但他们的爹妈无可指摘。

恰恰相反,这些病人都说到他们是多么“崇拜”父母,说父母是自己在这世上“最贴心的朋友”,从来都是有求必应,甚至出钱让他们来接受心理治疗(当然也在替他们付房租和汽车保险),这让他们既愧疚又困惑。毕竟,他们最大的抱怨就是无可抱怨!

而且,咨询师与这些求助者相处一段时间后,也证实他们说的都是真的!

我们来好好看看,这些父母有多伟大吧:

给孩子“发现自己”的自由鼓励孩子想做什么都行接送孩子上学放学,陪孩子做作业当孩子在学校受欺凌或孤立时出手相助在孩子为数学发愁时及时请家教看到孩子对某个乐器表现出一丝兴趣就掏钱让他们上课(丧失兴趣时又允许他们放弃)当孩子违规时跟他们谈心,而不是简单粗暴地惩罚。一句话,这些父母很“体贴”,投入地引导他们的孩子顺利通过童年的种种考验和磨难。

阅读文章的你们,此时可能会有很多人在惊叹:这不就是我吗?

此时,这位咨询师要告诉大家一句非常无情的话:

这些父母是否做得太多了?

这些父母为了给孩子提供正确的养育,拼尽全力、精疲力竭,而他们长大之后却坐在咨询师的办公室里,诉说他们感觉空虚、迷惑、焦虑。

同时,令这位留学博士咨询师困惑的是:

高等学府心理专业的临床焦点基本都是放在“缺乏父母体贴如何影响孩子”,没有任何一个人会想到问一问:“如果父母过度体贴的话,这些孩子会如何呢?”

02我们总说要让孩子幸福,到底到什么程度才算幸福呢?

一众儿童心理专家告诉你:只须当“过得去的父母”就好

所有育儿法的根本目的都是一样的,那就是——

将孩子培养为有生产能力的、幸福的成年人。

近年来出现的变化则是:人们对幸福的看法和定义不同了。

畅销书《幸福工程》作者的幸福困境

“我幸福,”格雷琴·鲁宾在畅销书《幸福工程》中写道:“但我还应该更幸福。”这种追寻已经风靡全美,变成一场举国运动。

那到底应该幸福到什么程度?鲁宾也不确定。

听上去她和那些“空心病”的年轻人的情况完全一样:

拥有绝佳的父母“高大、黝黑、英俊”(并富有)的丈夫两个健康可爱的孩子一大帮朋友,在上东区买了豪宅耶鲁大学法学学位和成功的自由撰稿事业……尽管如此,鲁宾仍不满意,“似乎缺了点什么”。为了消解“忧郁、不安、低落和四散的内疚”,她开始了一段“幸福旅程”:列出行动清单,每周一买3本新杂志,不断收拾衣橱。

在付出整整一年努力之后,鲁宾承认她仍在挣扎。她写道:“从某种意义上说,我让自己更不幸福了。”

接着她揭示了所谓“成年的奥秘”之一:“幸福并不总让你感到幸福。”

社会学教授:幸福会导致灾难

“幸福作为生活的副产品,是很棒的一个东西,”斯沃斯莫尔学院社会学教授巴里·施瓦兹说,“但把幸福作为目标来追求,只会导致灾难。”

而现代很多父母正是孜孜不倦地追求着这个目标,却适得其反。

咨询师们开始怀疑:会不会是父母在孩子小时过于保护他们,避免让他们不幸福,才剥夺了他们成年后的幸福感呢?

精神病医生:不要剥夺孩子体验焦虑的机会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精神病医生保罗·波恩说,答案可能是肯定的。

在临床实践中,波恩发现很多父母会尽一切可能避免孩子体验到哪怕一丁点的不适、焦虑或者失望。

当孩子长大,面对正常的挫折,就以为事情严重出错了。

他说:当学步儿在公园里被石头绊倒,刚刚倒地,还没来得及哭呢,一些父母就会飞扑过来,抱起孩子,开始安慰。

这事实上剥夺了孩子的安全感——不仅在游乐场,而且在生活中。

如果你不让孩子体验那刹那间的困惑,给她一点时间,让她明白发生了什么(“噢,我跌倒了”),让她先把握跌倒的挫折感,并且试图自己爬起来,她就不会知道难受是什么感觉,以后在生活中遇到麻烦时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这些孩子上大学时,会因为最小的麻烦发短信给父母求救,而不会自己找办法解决问题。

假如,当孩子被石头绊倒,父母允许她自己恢复一秒钟,再去安抚她的话,孩子就学习到:“刚才有一秒钟挺吓人的,但我现在没事儿了。如果有不快的事情发生,我能自己摆平。”

波恩说,多数情况下,孩子会自己应付得很好,但很多父母永远弄不懂这一点,因为他们忙于在孩子不需要保护时过早伸出援手。

03儿童心理学家:孩子需要养成“心理上的免疫力”

哈佛大学讲师、儿童心理学家丹·肯德隆表示,如果孩子不曾体验痛苦的感觉,就无法发展“心理上的免疫力”。

“这就像身体免疫系统发育的过程,”他解释说,“你得让孩子接触病原体,不然身体不知如何应对进攻。孩子也需要接触挫折、失败和挣扎。“

我们是否做过这样一些事情:

六一儿童节,孩子没有得到登台表演的机会,我们就给学校打电话抱怨。孩子说他不喜欢跟他一起乘车上学的另外一个孩子,我们不是引导孩子学会容忍他人,而是干脆亲自开车送孩子上学。家庭心理师:孩子应该体验正常的焦虑

洛杉矶家庭心理师杰夫·布卢姆说:

“即便拥有世界上最优秀的父母,你还是会经历不那么开心的时光。”

“一个孩子应该体验正常的焦虑,才会有适应性。如果我们希望孩子长大后更加独立,就应该每天为他们将来的离开做好准备。”

布卢姆相信,我们很多人根本舍不得孩子离开,因为我们依赖他们来填补自己生活中的感情空洞。不错,我们在孩子身上付出了无数时间、精力和财富,但那是为了谁?

“我们把自己的需要和孩子的需要混淆了,并认为这是最佳育儿之道,”布卢姆解释道,“目睹这种现象令人伤感。我曾无数次告诉家长,他们因为自身的心理问题而在孩子的感受上投入过多关注。如果一个心理医生告诉你——你需要在孩子身上少花精力的话,你应该知道问题已经很严重了!”

是孩子需要父母,还是父母离不开孩子?

《纽约时报杂志》有一篇文章描述路易斯安那州一名妈妈瑞内·巴彻送女儿去美国东北部上大学后她的空虚感。

巴彻本来想从其他身为人母的朋友那里得到一些安慰,没想到人家正忙着给孩子的大学宿舍买冰箱,或者冲回家帮助中学生孩子关电脑。

于是巴彻也不时去女儿宿舍,找各种借口挑剔女儿的寓友,以帮忙搬家为由待上很久,开始她辩解说是为了女儿好,但最终承认:“人家所说的‘直升机父母’就是我这种人。”

每年开学时,父母们赖在校园里不走,大学管理者不得不动用各种招数“驱赶”新生父母。

芝加哥大学在开学典礼结尾时加了一曲风笛演奏——第一曲带领新生到下一个活动场合,第二曲意在把家长从孩子身边赶开。

佛蒙特大学聘用了“家长驱逐员”,专门负责把紧跟不放的家长挡在门外。很多学校还指定了非正式的“家长接待院长”,专门对付难缠的成年人。

近几年有很多文章探讨为什么那么多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拒绝长大,但问题往往不在于孩子拒绝分离和个体化,而在于父母阻挠他们这样做。

想想我们自己是否做过下面这些事情:

我们真心想与孩子相处更多时光。我们渴望甚至有赖于他们把我们当成知己,而不是仅仅要他们感念我们。我们每天和孩子互发多条短信,如果错过了短信就会怅然若失。当孩子为小事求我们帮忙时,我们不但不生气,反而鼓励他们这样做。由于我们比祖辈生的孩子更少,每个孩子都变得更加珍贵。而在中国,那么多的独生子女家庭,这孩子就宝贝得不行了。

我们从孩子身上索求的也更多——更多陪伴,更多成就,更多幸福,在此过程中,无私(让孩子幸福)与自私(让我们自己高兴)界限越来越模糊。

很多父母嘴上说希望孩子能过着幸福的生活,其实在父母的眼中是“幸福的银行家”、“幸福的外科医生”,但其实这些“幸福的”职业“不一定让人幸福”。

甚至有些父母,如果孩子当收银员,孩子每天开开心心的,但父母认为“孩子并不幸福。

“他们高兴,但我们不高兴。”心理咨询师说,“尽管我们说对孩子最大的期望就是他们幸福,我们会竭尽所能帮他们获得幸福,但父母的幸福该终于何处,孩子的幸福该始于何处,我们并不清楚。”

04过度的赏识教育,会养出自命不凡的“怪人”

一众儿童心理专家告诉你:只须当“过得去的父母”就好

圣迭戈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自恋流行病》作者之一珍·图文齐说:

很多病人声称自己有过非常幸福的童年,但成年后对生活不满。

当父母为了增强孩子的自信而总说孩子“做得好!”连孩子在他那个年龄应该会自己学会穿鞋,每天早上穿鞋时都会得到这样的夸赞,孩子就会觉得自己做的每件事都很特别。

同样,如果孩子参加活动,仅因“努力尝试”就得到奖励的贴纸,那他永远都得不到关于自己的负面评价(所有失败都被粉饰成“努力尝试”)。

图文齐说,自1980年代以来,在中学和大学里,孩子的自我评价指数日益上升。但健康的自信很快就会变成有害的自我膨胀,和自恋症如出一辙的自我中心和不劳而获感。

与此同时,焦虑和沮丧人群比例也在上升。为什么会这样?

“自恋者年轻时会很快乐,因为他们是宇宙的中心,”图文齐解释说,“父母就像仆人,开车带他们参加各种活动,满足他们每一个愿望。父母不断地告诉孩子,他们是多么特别,多么有才华。这给他们一种错觉,仿佛与其他人类相比,他们简直卓尔不群。他们不是自我感觉良好,而是比所有人感觉都好。”

步入成年后,这成为一个大问题。

自命不凡的人会有怎样的表现呢?图文齐这么描述:

他们不知如何在团队里合作,不知如何面对限制。在办公室里,他们希望时刻得到新奇的刺激,因为他们的世界总是充满各种活动。他们不喜欢老板说他们的工作尚需改进。如果没有得到源源不断的褒奖,他们会丧失安全感。他们在一个泡泡里长大,出了这个泡泡来到现实世界时,就感到迷惑和无助,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解决问题。

但他们没错——他们的确不知道怎么解决问题。

为什么孩子要么是学习障碍、要么是天才,成绩平平的大多数在哪里?

有些做兴趣培训班的人,为了顺应孩子的玻璃心,举办一些不设比分或者只要参与就会得奖的比赛。因为有些孩子如果输得太惨,会悲痛欲绝。

心理咨询师说:“现在的孩子要么有学习障碍,要么是天才,要么两者兼具,没有平庸之辈。”

因为父母们宁可相信他们的孩子有学习障碍,以便解释孩子不够卓越的表现,也不愿意相信孩子本身资质普通。

05焦虑的父母都藏着一个秘密那就是:

如果我们做对了,孩子不仅会成长为快乐的大人,而且会成为让我们快乐的成年人。

这个期望是如此的有诱惑力,以至于父母们宁可心力交瘁也要达到目的。

就像赌博一样,投入得越多心态就会越失衡。

但我们忽略了一个最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无论你怎么努力教育都无法完全战胜孩子的天性!

我们可以让孩子接触艺术,但不能教给他们创造力;

我们可以保护他们回避卑劣同窗、糟糕成绩、各类拒绝、自身局限等等,但最终他们会亲身遭遇这些事情。

事实上,在不遗余力为孩子提供完美童年的时候,我们却让孩子的成长变得更加艰难。

孩子不是我们的作品。

06结论学过心理学的人都知道:“追求完美”是焦虑和抑郁的根源之一,为人父母,在家庭教育这件事情上也请不要“追求完美”。我们是父母,也是有血有肉的人,我们有自己的个性,也会有脾气。在孩子面前,我们以一个正常人的状态与他相处就好,不要对自己要求太高,不要动不动自责,做一个“过得去的父母”就好。

END

标签: 儿童心理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