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亲子关系中,如何处理情绪

心理健康 74 0

心理学:亲子关系中,如何处理情绪

1、“表达感受、处理情绪”一位年轻的爸爸在花园修剪草坪,离开一会儿功夫,发现调皮的孩子开动了剪草机,把自己辛勤培育的花儿全剪断了。这位父亲勃然大怒,扬起高高的手掌就要打到孩子身上,这时候妻子看到了,赶忙喊到,“我们是在养孩子,不是在养花。”

丈夫猛然明白过来,扬起的巴掌变成了拥抱,安慰惶恐不安的孩子,“你刚才开动了剪草机,是不是被吓到了?你看到爸爸这样你是不是很害怕?”

有位朋友也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四五岁的孩子不小心把碗掉地上打碎了,孩子的脸吓得苍白。妈妈赶紧告诉孩子,“妈妈原本就不想要这个碗了,你正好帮我把它摔碎了,谢谢你啊。”孩子变得安全起来,接着颇有趣味的回应,“可是我还没有摔够呀,我还想摔呢!”

这两个故事给我们的启发,那就是处理情绪的时候,要先表达出感受,可以称之为“表达感受法”。即当遇到负面情绪的时候,试着用话语把它说出来,减缓焦虑紧张,尤其当孩子做了不恰当的事情,情绪处于惶恐或者悲伤状态,这个时候不要再增加压力,而去询问孩子感受,平复孩子心情。

心理学:亲子关系中,如何处理情绪

2、“表达感受法”来处理情绪津巴多认为,情绪是由生理唤起、主观感受、认知解释以及行为表达构成的心理过程。根据这个定义,可以认为表达感受是处理情绪的一种很好方式,既然感受是主观的,无法改变,不能消失,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表达出来,让能量流动起来,避免压抑的出现。

亲子关系中,孩子相对处于脆弱的一方,情绪出现时候,我们首先处理孩子的情绪。当然我们自己也是有情绪的,甚至情绪还很强烈的被压抑着,我们该怎么办呢?

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表达自己的感受,处理自己的情绪。比如,故事中的父亲可以这样说,“这些花是爸爸最喜欢的,现在被剪掉了,爸爸很难受。”

对于孩子不小心把碗打碎的这个事例,可以这样来进行处理,母亲首先安慰孩子,“刚才碗掉到了地上,你是不是很害怕?”然后,再表达自己的感受,“碗被摔碎了,妈妈心里也不高兴,可是你是不小心的,谁都会犯错的,妈妈也会的,我们以后注意些好不好。”

因此,用“表达感受法”来处理情绪,可以用一个公式来概括,那就是“表达感受、处理情绪”,首先表达孩子的感受,处理孩子的情绪,然后表达自己的感受,处理自己的情绪。情绪是每个人都有的体验,作为一种能量,可以被压抑,却不能被消除,及时表达出来,释放压抑,让生活变得开心起来。

心理学:亲子关系中,如何处理情绪

3、“行为调适法”处理情绪情绪唤起的指标之一是行为表达,恰当利用行为的调整来处理情绪也就成为可能。

对此,许又新教授有过精妙论述,他认为,在情绪产生后,身体器官出现的生理唤起,比如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肌肉紧张等等,是无法改变的。同时害怕、生气、悲伤、厌恶等这些主观感受,一旦产生了也不能随意志而马上转移,那么能调整情绪的就是行为表达了。

因此处理情绪可以通过表达行为来进行,毕竟行为由可随意的肌肉运动组成。我们控制不了感受,控制不了不随意的内在器官活动,但是可以控制嘴巴肌肉、面部肌肉、手脚活动,如同没有话语权的大众还可以“用脚投票”。我们可以把这种情绪调整方式称之为“行为调适法”。

父亲一向脾气急躁,在农村生活时又“特能干”,满眼都是忙不完的农活,家里人跟着干活,总是早出晚归,苦不堪言。记得有一年暑假,我们去菜园用铁锨翻地,从早上一直忙乎到大下午,一个个筋疲力尽才回家吃饭,似乎不把活干完不能收工。

母亲在家做饭,看到我们这么晚回来,一面抱怨责怪父亲,饭都不让大家及时吃,“没有明天啦”。一方面,母亲做了辣椒炒鸡蛋这个“大菜”,当时有句顺口溜,“辣椒炒鸡蛋,辣死也情愿。”在母亲这种关爱话语与辣椒炒鸡蛋的行为表达中,让大家的痛苦与不满,得到很大缓解,有种被理解后的释然感。大家欣喜的吃着难得的炒鸡蛋,一定程度也就释放了压抑情绪。

俗话说,惹不起还能躲不起嘛。在家庭矛盾冲突中,当我们感到情绪失控的时候,进行物理隔断,暂时离开,这种行为方式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处理情绪方法。在家长与孩子的沟通中,有时候父母的焦虑表现为喋喋不休的指责,孩子更多的时候保持沉默与克制,用这种不对抗来缓解父母的焦虑情绪,可是很多时候父母不能有所反思,反而越说越上火,越发以为有道理,最后搞的孩子出口反击,讽刺对抗,导致关系的糟糕。

需要引起警惕的是,行为有积极目标和消极目标区分,即动机是即时满足还是延迟满足。也就是说“行为调适法”可能会眼前受益但长久有损个体,还会眼前虽然不是那么有吸引力但是长久来看对个体是有益的。就好比当人愤怒生气时候,喜欢摔打东西使得个体及时宣泄了情绪,得到了即时满足,然而这种行为却是有害于人的。如果能够把这种情绪转化为一种建设性的行为,比如锻炼身体挥汗如雨,才是有益于自己的。

因此,“行为调适法”处理情绪,要注意行为的有效性、有益性、长远性。我们不能用眼前利益的行为来掩盖我们情绪,吞噬我们对于生活的积极态度,我们需要的是有意义的、符合长远利益的、建设性的行为方式,来处理我们的消极情绪。

心理学:亲子关系中,如何处理情绪

4、影响我们情绪的是我们对它的解释如果思考我们情绪的产生,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我们固有的认知解释。在潜意识里,我们对于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主观想法,而这种根深蒂固的想法,一旦被现实挑战乃至否定,内心的消极负面情绪便喷薄而生。比如看到孩子不学习还贪玩,打电脑游戏,找同学朋友玩,认为这是不对的,就表现出焦虑不安来。而反过来,如果孩子安静的在那学习,即便效率不高,家长也会感到心里舒畅些。

影响我们情绪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对它的解释,这是合理情绪理论告诉我们的,的确值得深思。

比如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对孩子的要求,是否是公平的?很多时候,可以反思一下,我们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是否能够做到?如果我们自己都做不到,我们如何能要求孩子做到?孩子的天性爱玩是否正常?如果正常的话,我们如何避免“应该之暴虐”?

工作初曾有段时候不顺心,一向很少与自己谈心的父亲打了一个比方,他说人在低谷的时候,就像站在大锅底部,这个时候无论你向哪个方向走,你都是向高处走。这种“锅底论”解释,减轻了对事情悲观的看法,缓解了当时焦虑情绪。实际上,这种解释后面的逻辑,就是试图扭转糟糕至极的不合理想法,积极鼓励当事者,指出糟糕的现实不过是最差情况,放眼望去,前方一片希望。

过分概括化也是如此,一旦认为某人做了一件不合心意事情,倾向于全盘否定,不是对事不对人,而是因事否定人。一旦有人做了一件好事,马上视为世上最好人。我们人人都是多面体,人性却习惯以点带面,以偏概全,以貌取人,一叶障目。这种认知方式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导致思维视野的狭隘,引起情绪大起大落。

更要命的是,我们如同嗜好烟酒之人,清醒时候比谁都懂这些有害健康,一旦见到烟酒“连命都不要了”,什么“绝对化,糟糕至极,过分概括化”统统忘到九霄云外。

孩子曾说起一件颇为郁闷委屈的往事。小学时候有次放学回家早了些,就躲在屋里等我开门,我找他不到生气时候,才从躲藏的小储物房间出来。当时我以为他躲在屋门后偷看小说,我刚好买了一本闲书放在里面。他回忆说真的没看,也不知道有这样一本书,当时就是为了给一个惊喜,结果被生生训斥了一顿。

有些时候我们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可能给孩子带来很大委屈,落差造成的伤害会很大,因此所谓的自以为是与自我解释一定要慎重。

类似社会学的费斯汀格定律,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只有10%是无法控制的,余下的90%都是我们可以掌握的,然而一不留神就如同“踢猫效应”一样,把自己的糟糕想法,一股脑儿转移给家里的其他人,最后受伤害的是一连串的人,最受伤害的可能就是我们平时最怜爱的那个。

心理学:亲子关系中,如何处理情绪

5、“慢三拍法”处理情绪生活现实告诉我们保持合理化想法如此重要,人性追求即时满足,即时激励,又很难控制情绪合理宣泄,为此可以采取“慢三拍法”处理情绪,或者叫做“暂停九秒法”。即遇到自己不如意的事情,情绪爆发之际,让自己按下暂停键,进行深呼吸,默默数着1到9,之后再进行反应。

在这暂停键时刻,也可以进行思考,比如孩子是否有权利表达自己看法,是否可以发泄自己的情绪,而我们自己被激惹的情绪又源自被触动了哪一个“情绪按钮”。观察与思考是不能同步的,通过问题进行思考而不是表面观察,来让自己的理性发挥作用,这就是“慢三拍法”带给自己的好处。

负面情绪如同那条跟在我们身后的黑狗,急于呵斥,试图驱赶,暴力控制,是徒劳无益的,如果慢下来,与它对话,思考动机,寻找意图,就会发现,这是另一个自己,它一样有益于我们生活。如同津巴多所说,情绪不是主要增添生活五颜六色的,而是对情境做出反应,表达我们意图的,这在最原始层面是有利于个体生存发展的。

回想起来,当初误怪孩子的事情,就是自己把主观的想法认定为客观事实,这种先入为主的想法油然而生了情绪,带给孩子的心理伤害却是很大的。为此,遇到情绪激烈时刻,提醒自己慢下来吧。慢,才可以静下来,静,方能生出慧。

6、“先跟后带法”处理情绪当人处于激动状态时,生理唤起的表现是特别明显的:火爆的脾气,高昂的声调,强忍住得行为不失控。这个时候如果我们与其对抗,如同火上浇油,极易引起激烈冲突。

一个人在愤怒的时候的智商是零,如果我们与其对抗,那么我们的智商也被拉底到了零。

这个时候我们采取“先跟后带法”处理情绪,比较符合人性,效果较好。即先认同对方的感受,待对方情绪平稳之后,再适当地予以启发,让对方感悟,这也是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的方式。

好比开车拐弯,要先沿着原有方向直行一段距离,才可以转向。

孩子刚上高一时候,有段时间回来抱怨班里的某女生,对人家特反感,问有何事例呢。说比如轮到小组做值日,这个同学就借口父母来接她,中间先走了,平时在班里凭借和同学关系不错,会有意无意的忽视自己,这让自己感到很不爽。随后询问我,这种情况如何办?

首先,肯定孩子这种感受是正常的,因为看法是属于自己主观的。得到认同后,随后进一步帮助分析,讨厌一位异性同学,可能是喜欢对方的表现,更希望对方喜欢自己,所谓关注的越多,引起的压力也越大。进一步引申青春期的到来,对于异性的好感是自然而然的,这个需要坦诚承认,也不需要大惊小怪,重要的是如何调整自己的注意力。这是一次比较成功的谈话,据孩子后来说很有收获。

母亲几年前脑溢血后,身体左侧影响甚大,行动不太方便,情绪糟糕时忍不住抱怨老天不公平,自己过去辛辛苦苦,能干能拼命,很少生病,还常常做好事,没想到年纪大了,竟然会如此。有时候大家开导母亲,安慰说能够恢复到这样,自己生活自理,还能自己做饭,非常好了。

母亲会说,毛病不在你们身上,你们哪里知道难受。这时候我会和母亲说话,承认现在挺难受,抱怨老天不公,谁这样了都会有糟糕情绪。之后再追问,过去那么困难的情况下,究竟是怎么过来的呢。这样慢慢的聊起来,母亲的情绪也就平和了很多。

心理学认为,所谓情绪就是对客观环境与主观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一旦有了情绪,说明主观需要的没有被满足。这时候,最需要的是被理解,被接纳,被认可,被承认。先跟后带,就是跟随的基础上,再考虑引导、启发与转变。

心理学:亲子关系中,如何处理情绪

7、情绪本源是爱,亲子关系之爱黑格尔说过,欲望就等同于人。情绪人人有,人人都有情绪体验经历,激烈情绪如山洪爆发一样,低落情绪就像落寞山林,也可以说,情绪也就如同本人,我们无法消除情绪。

情绪是一种心理能量,只能被分流,被转移,被转换,而不能被强行压抑。心理问题的根源,在精神分析的视角下,就是压抑造成的。

在彼此较平和状态下,可以采用“先跟后带法”,主要处理对方情绪。当彼此冲突严重时,采用“表达感受法”,把主观感受尽量客观描述出来。当彼此对立激烈有失控危险时,还是“行为调适法”吧,物理隔断,行为表达,不失保有了回旋余地。贯穿始终的,是最具反思觉察力的“慢三拍法”,慢下来,止下来,静下来,定才能生慧。

许又新教授认为人的烦恼是欲望与满足欲望的比值,我们无法消除欲望时候,还可以采取满足欲望的有效行动,上述四种情绪处理方法提供了这样的行动机会。

但是,我们必须知道任何情绪处理方式,本质都不过是一种技巧而已。技巧再好,也不能代替本源,情绪的本源是爱,亲子关系之爱,这才是最根本的。没有爱的情绪处理法,如同没有根的红花绿叶,是无本之木,是无源之水,是空中楼阁,是舍本逐末。

技巧可以帮助促进反思,避免情绪失控,却无法代替爱。“我是一切的根源,爱是唯一的答案。”

因为有爱,才能努力觉察与反思,如同知道自己在坑里,有机会爬出来,继续向前走,那怕还会掉坑里,总能走向远方。可怕的是不知道在坑里,一直原地打转,如同拉磨的驴子永远围着石磨转。

因为觉察,才会感受到父母的爱,也许给予我们的不够好,可是已经尽了所有,毕竟父母的父母只给了他她们这么多,其实父母把唯一的鞋子给了我们,自己还在赤脚走路。因为觉察,才会感受到孩子的爱,也许孩子不如我们的心愿,可是已经在成长路上,毕竟我们自身的局限也不少,其实孩子是天使,帮助我们认识自己,走向心智成熟。

亲子关系里,情绪需要被看见,更需要用爱来融化。

标签: 亲子关系心理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