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朋友得了抑郁症,又不肯吃药,脾气又差,真怕他会想不开,该如何疏导他?

心理健康 50 0

你好,抑郁障碍如果症状非常严重,服用抗抑郁药物还是最有效的,我们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既需要药物治疗,还可以对病人进行认知行为治疗,必要时还可以采取物理治疗等手段,用来缓解病人的抑郁情绪,作为朋友,我觉得首先应该试着了解一下朋友的症状表现,然后再结合一些针对抑郁症的护理经验,在适当的时候还是劝说病人坚持服药或者尽快接受系统的抗抑郁治疗。首先抑郁障碍是一类严重危害身心健康的常见精神疾病,它的主要表现是情绪的持久低落,兴趣的丧失,思维迟钝,意志行为减少,严重者有自杀观念和行为;部分患者会出现幻觉和妄想,导致病人的社会功能受损严重,无法正常生活或者工作;您朋友得了抑郁症,那他是否已经明确诊断过,还是凭借自己的理解认为患上了抑郁症;抑郁障碍确实容易使病人情绪变得不稳定,能力减退感、疲乏感、周身不适感等表现会始终困扰患者,久而久之病人难免会有自我评价低,悲观绝望的想法出现;这也是抑郁障碍最危险的表现之一,所以身边的朋友应该尽可能的了解一下患者的想法或者目前的心态,如果病人暂时不愿意交流,那我们可以做一名倾听者,默默的陪在病人身边,观察他的一举一动。

我有一个朋友得了抑郁症,又不肯吃药,脾气又差,真怕他会想不开,该如何疏导他?

如何预防抑郁症患者发生意外抑郁障碍中最危险的就是自杀行为,它可能发生在抑郁症患者的各个阶段。

急性期:不能适应低落的情绪或失眠之苦,病人抑郁表现明显,自觉无法忍受,而出现自杀行为。

严重期:因有极度的悲观、失望,对其个人安全有极大的威胁;特别是自卑和罪恶感,会使自杀意念不断涌现。

恢复期和痊愈后:随着精神运动性抑制症状的逐渐减轻,其活动的增加易产生自杀行为;也有因患者了解了有关的疾病认识,担心抑郁复发再受折磨而自杀,这也是自杀成功率较高的阶段,监护人容易在这个阶段放松对病人的看管,而导致意外的发生。

自杀的特征表现,很多患者在自杀前有充分准备,下定决心,制定自杀计划、手段严密,其成功率高,一般男性较女性高。

我们发现问题后应该适时的给予干预,但也要避免一些误区,比如因为担心患者出现意外而对其进行严防死守,甚至采取软禁的措施;这样的行为是不恰当的,当患者有被“拘禁”的感觉时,更会加重他的绝望感,加深其丧失求生的意义;或视剥夺自由为惩罚,而不顾一切地走上绝路;家庭成员应高度同情和体谅有自杀观念或行为的患者

让他重新考虑和体验他个人在家庭中的重要性,而不是将他关在所谓安全的斗室,或是限制他的自由。

自杀风险的日常观察内容我们应该时刻注意患者抑郁情绪的变化,情绪是否稳定,是否无故哭泣,频率是不是明显增多;值得注意的是,有时候患者下定决心自杀后情绪反而可能平静下来,给人的感觉好像是病情的“好转”,但虽然表面上有所“好转”,病人还是对事物缺乏兴趣;对家人表达内疚感,反复自责;极力否认、回避自杀问题,突然拒绝继续治疗,为自杀做具体的准备,如写遗书、与亲人最后见面、对身后事做交待、嘱托等等,如果患者有这些表现,我们应该提高注意,不要让患者一人独处,增加自杀的风险。

我有一个朋友得了抑郁症,又不肯吃药,脾气又差,真怕他会想不开,该如何疏导他?

您的朋友在服药上可能有顾虑,可能是对抑郁障碍的了解不够深入,相信他也是受着疾病的折磨;其实有必要告知您的朋友,抑郁症状发生的原因是和神经递质浓度异常有关系,我们应用抗抑郁药物恰恰是针对这种原因来对症治疗;如果患者能够真正知道药物的作用机制,应该可以充分配合治疗,毕竟抑郁障碍给自己带来的痛苦是难以承受的;情绪不稳定其实也是可通过药物来改善的,我觉得对于这名患者,我们可以给他多种建议来选择,如果比较排斥吃药,我们先去心理门诊进行咨询,给自己的抑郁障碍做客评估,看看现在是什么程度;之后我们可以先尝试做一些心理辅导,还可以进行认知行为治疗,通过这些办法病人对抑郁障碍应该能有更加深入的了解;那么通过心理治疗如果病情明显改善,势必会增加患者治疗的信心,也会更加积极的配合下去;病人在对自己的疾病有了新的认识之后,应该可以配合辅助药物治疗,选择适当的抗抑郁剂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物理治疗来辅助;说了这么多无非就是想让病人治疗,抑郁障碍不可怕,也不需要对这样的疾病过分担忧,目前的医疗手段完全能够治疗病症,而且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在需要做的就是正视这种疾病,无论选择什么样的治疗方法,只要能够积极配合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希望您的朋友能尽快走出阴霾,让自己获得新生,感谢关注。

我有一个朋友得了抑郁症,又不肯吃药,脾气又差,真怕他会想不开,该如何疏导他?

标签: 得抑郁症的人最怕什么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