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科普文章更不靠谱

心理健康 17 0

  

  心理导读:人生活在一个充满意义、目的和理由的世界,诉诸机制和原理的解释,永远无法告诉我们为什么要好好活着。如果世界只变成了可供科学所探究和还原的资源,我们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www.xinlile.com

  



心理咨询师:科普文章更不靠谱

 

  我常在微信里看到一些科普类文章,作者大言凿凿,肆无忌惮地炫耀术语和知识,却令我这等科学盲一头雾水、如坐针毡,看完只剩对作者的“佩服”,却丝毫不能解除我等心中的疑惑。

  

  就拿两性类的科普文章而言,比如问:“为什么女人喜欢有钱的男人?”科普类作家往往会援引“进化心理学”(我没有见过比这更扯淡的学科了)的说法,然后给出答案:“因为人直立行走了”。他们的推理过程是这样的:人为了要直立行走,就收缩了骨盆的大小,于是妇女的产道就变小了;而为了适应妇女的产道,婴儿的头就变小了;婴儿头变小了,致使大脑没有发育好,因此刚生出来的孩子很脆弱,0-3岁都需要母亲的照顾;由此妇女在怀孕、生产和产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就必须专心照顾孩子,也就缺乏稳定的经济来源;而只有有钱的男人才能提供这个来源;所以,女人喜欢有钱的男人。

  

  这一类的解释看似合理,实则用一个更复杂、更没必要的“科学知识”来说明一些人们能够自然理解的常识。倘若回答“女人为什么喜欢有钱的男人”,只需说“想让生活轻松点”或“多一点安全感”便可以了。而这种“科普”却是多此一举,顶多是种无聊的智力游戏而已。

  

  科普类的很多文章,都是把事情变得更复杂,而不是更简单,使道理变得更难理解,而不是更好理解。

  

  再比如,有人问:“我为什么找不到女朋友?”正常的回答可以是:因为你丑、你穷,你矮或者你没自信……这些都可以。可某类科普文章却会给出这样的答案:“因为女孩子见到你之后大脑并没有分泌出苯基乙胺。”即使这种答案能解释爱情的发生机制,也无法真的帮助到那些在爱情中感到困惑的人们。因为这样的科普答案还可以被追问下去。就像:

  

  问:为什么女孩子见到我之后大脑中不会分泌苯基乙胺?

  

  答:因为只有在一见钟情或紧张的时候,大脑才会分泌苯基乙胺。

  

  ——这类回答,看似增加了一个新知,比如“苯基乙胺”,但这个词的出现,实在无法增进我们的理解。我们仍然能够继续追问:为什么女孩子不对我一见钟情?

  

  或者

  

  问:为什么爱情持续不了太长时间?

  

  答:因为苯基乙胺和内啡肽的浓度高峰只能持续6个月到4年左右的时间,平均不到30个月(2.5年)。

  

  ——我们仍然可以追问:为什么只持续这么一点时间?当然科学家还能找出一些原理,但他们仍然无法回答你所问的那个“为什么”。

  

  因此,在试图解决爱情中的困惑时,我们实在不必拿苯基乙胺、多巴胺、内啡呔、去甲肾上腺素和脑下垂体后叶荷尔蒙这些激素来做文章。

  

  在我看来,这种诉诸科学原理来解释日常现象的做法,实在是缘木求鱼,多此一举,既不能增进我们的理解,也不能帮我们获得有用的真知。然而,这样的文章风格却在现实中屡见不鲜。

  

  比如,当我们问:我为什么会焦虑?

  

  《大家》里的某篇文章这样解释:焦虑的根源来自海马去齿状回区域,如果新生神经元不足,则神经活动过于活跃而将记忆混淆,阻碍大脑的“模式区分”,难以区分相似场景进行逻辑归类,也就是记忆的“泛化”引发焦虑。——我不知道有多少科学盲在看了这种解释后,心中有无数头草泥马在咆哮翻滚。因为这样的解释实在离我们的自然理解太遥远,对我们解决焦虑问题并没有直接的意义。

  

  所谓自然理解,指无需通过中介,便能根据日常语言而得到的理解。陈嘉映老师曾说:“我最希望读到的,是通俗的语言表达高深的思想,最不喜欢的,是用高深的语言表达浅俗的想法。”现如今,许多科普文章反其道而行之,却沾沾自喜,不知反省。据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费曼曾打算给大一的学生开一次讲座,解释量子力学中的费米—狄拉克统计,最终他放弃了这个打算,理由是他没有办法把它简化到大学一年级的水平,费曼因此反思道,“这意味着实际上我们并不理解它”。按照陈老师的说法,自然理解才是本然的因此也是最深厚的理解。所以,只要我们不能运用简单直接的自然语言去解释一个结果,我们就还没有真正弄懂它们。

  

  如果换做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我会说:“你焦虑是因为想得太多,做得太少”,或者“你焦虑是因为你太有才华”——这种答案大家都能听懂,无需诉诸科学解释,它们和我们的生活连成一片,只需诉诸自然理解即可。

  

  我写这篇文章的确想表达我对时下一些科普类文章的不满。有些科普不仅无法让人“启蒙”,甚至更接近于“洗脑”。我的好朋友,在法国做博士后的郭博士就坚决反对科普。他的理由是,科学体系异常复杂,实在无法真的将其中的只言片语解释给那些没有受过长期科学训练的普通人群。那些科普类文章,只是把一些科学结论以最简单的语言“翻译”给外行人,而由于双方知识上巨大的差距,这种普及或传播只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强势灌输,并没能起到交流的作用,读者甚至无法对这其中的道理产生有效的怀疑或反驳。所以看多了这类文章,真有可能变得更傻。

  

  这就是为什么现如今伪科普满天飞,而那些出来打假的也都是专业人士。对没有专业素养的外行人来说,真假难辨,只能听之任之。转基因有没有毒,我们这些文科生看再多材料也弄不明白,最后却往往沾染上一些空虚的道德优越感而已。

  

  所以我强烈建议那些在生活、学业、工作、爱情、婚姻中不太顺遂的人士,切莫在科普文章中寻求答案。你们所问的为什么,并不是科学能够提供的。此话怎讲?

  

  其实啊,有两类“为什么”:一类指机制或原理;另一类是理由或目的。

  

  比如,令我们挚爱的著名演员罗宾.威廉姆斯为什么会自杀?即使刑侦人员把他怎样得上抑郁症,并怎样实施自杀的每一个细节都调查清楚,甚至生理学家把威廉姆斯当时的内分泌系统的变化都调查清楚,我们可能还是不明白他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事来。因为我们问的是他的动机。

  

  而当我们问:大象的鼻子为什么那样长?我们问的是长出长鼻子的机制或原理,这背后还要有一个进化论的理由。

  

  伽利略说,科学只问事物的怎样,不问事物的目的和理由。这是因为科学旨在求真,而在生活中,当人们问“为什么”的时候,想要的却是理由、意义和目的。

  

  有一部分写科普类文章或学术普及类文章的人,自以为了不起,似乎很看不起写心灵鸡汤的人。其实,他们不明白,心灵鸡汤才真正能回答人们所渴望并困惑的“为什么”。而且,心灵鸡汤所提供的答案,是一个可以反驳,可以交流,可供商讨乃至批判的平台。而某些科普文章所提供的答案,只是自上而下的灌输,可供商榷和思辨的空间极小。这也就提醒我们,写给普通读者看的文章,除了需要学术训练,还需要人情上、常识上乃至哲学思辨上的训练。这种训练让我们更敏于理解人们想要的“为什么”,而不是硬生生地塞给他们那些他们不想知道的“为什么”。

  

  人生活在一个充满意义、目的和理由的世界,诉诸机制和原理的解释,永远无法告诉我们为什么要好好活着。如果世界只变成了可供科学所探究和还原的资源,我们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文/狗剩爹  来源:十五言)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