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抑郁,爸妈却说我太矫情”

心理健康 55 0

文/本报记者 楚 燕 通讯员 陈 鹭

图/厦门市仙岳医院 提供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主题是“青春之心灵 青春之少年”,号召社会各界加强合作,共同创造有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环境;通过多途径的宣传教育,帮助儿童青少年掌握心理健康相关知识;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帮助孩子正确认识、处理碰到的情绪问题。

厦门市仙岳医院专家接受采访时表示,不少家长习惯以爱的名义硬塞给孩子很多东西,觉得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比自己小时候好太多了,还出现各种心理问题甚至想自杀,是“真矫情”。“现在独生子女家庭,在亲子沟通方面面临一些挑战。父母和孩子都要加强学习,学习如何更好地识别自己的情绪、管理自己的情绪,呵护好自己和家人的精神心理健康。”

警钟 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达24.6%

自杀行为是心理危机中最激烈的表现方式,揭示的是青少年面对抑郁症、自残、进食障碍等各种心理问题时最刺眼的一角。

2018年北医儿童发展中心曾发布一份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在自杀者年龄排列中,12岁占第一位(40.3%),其次为14岁(22.7%),11岁和13岁(13.6%)。在自杀者性别对比中,女孩约为男孩的3倍,这可能与青春期女性思维较具体、感情较细腻、情感较脆弱和依赖性较强等心理特征有关。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重度抑郁为7.4%;从小学到高中,随着年龄增长,抑郁检出率呈现上升趋势。

“这些数据告诉我们,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远比我们想的要严重,急需社会各界重视。”厦门市仙岳医院院长王文强提醒,青少年在自杀前往往会出现一些先兆:梳理曾经的麻烦的人际关系,赠送财物或私人物件;跟所爱的人告别;购买凶器或藏匿药物;抑郁过后变得平静;看有关死亡的书籍等资料,制定结束自己生命的计划;发表声明说自己会结束生命(包括在社交平台)。

此外,还有一些不一定和自杀念头有关的心理问题征兆,同样需要被关注,如:回避朋友、家人及各种活动;睡眠或饮食情况有明显变化;常常提到消失或死亡;暗示其他人,如果自己不在了会更好;表达无望的感觉;出现不考虑后果的攻击性行为;情绪上的巨大变化;滥用药物。

王文强表示,低龄儿童所表现的问题行为更难被识别出来,建议家长留意以下情况:经常发脾气;经常抱怨头痛或胃痛却找不到身体问题;经常谈论恐惧和忧虑;学习出现困难;经常做噩梦。

孩子自杀的原因看上去各不相同,但他们从天真无邪到最后走向轻生的足迹出奇地一致:受压→厌学→焦虑→抑郁→轻生。值得注意的是,63%的学生自杀发生在每年重大考试期间。

困扰 厌学、回避社交、沉迷手机

仙岳医院儿童青少年心理科主任吴为阁介绍,到该科来咨询或治疗的人群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不想读书,拒绝跟家长沟通。前阵子,我市某高校一位大一新生开学没多久便闹着要回家,说是同学们都很有个性,不好相处。一位高一新生开学没几天也表示不想去上课,说自己不适应寄宿生活,而且一进教室就紧张。吴为阁说,这种情况多见于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学阶段,此时师生互动、同学相处模式发生改变,平时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的孩子,情绪上比较容易烦躁,出现逃避退缩心理。

上网课期间沉迷电子产品。最近不少家长反映,疫情期间,自己工作比较忙没法盯着孩子,孩子上网课自制力不足,每天接触手机、平板的时间长达七八个小时。有的孩子喜欢玩比较暴力的网络游戏,或通过网络接触其他不良信息。家长和孩子沟通,孩子还和家长“斗智斗勇”耍小聪明,让人头痛不已。以前这种情况多见于中学生,现在不少小学生家长也饱受困扰。

不自信,社交恐惧。有些孩子对自己的认知有偏差,不自信,和人交往畏首畏尾,有意识地回避和人打交道。

睡眠障碍,抑郁焦虑。部分孩子睡眠时间不足、睡眠质量不佳,情绪低落,对自己的生活负性评价多,觉得人生无望,甚至控制不住地想伤害自己,有的表现为非自杀性自伤现象。这种情况多为压力大、过度焦虑影响了睡眠和人际交往。

多动症等神经发育障碍。有些孩子注意力不集中,难以遵守课堂纪律,学习困难,经过专业评估检查,才发现是多动症引起的。

重性精神疾病。18岁之前出现的重性精神疾病属于早发性重性精神疾病,往往跟脑部功能异常有关。最近,儿童青少年心理科收治了一位14岁左右的男孩,开始只是自言自语,后来出现幻觉和妄想,总感觉有人和他讲好玩的事,或是怀疑别人在针对自己。这孩子平时性格比较孤僻,敏感多疑,不爱和人交流。

干预 专业评估综合心理干预

吴为阁表示,家长和老师如果觉察孩子出现心理问题,建议先让孩子到专业医疗机构接受规范的评估,分析是个体发育原因,还是外界环境因素造成的,根据评估结果,有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

一般来说,低年龄段的孩子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包括对家长的教育。比如,有些家长习惯单方面命令式沟通,让孩子觉得过于“专制”,逐渐对家长产生抵触对抗心理。针对这种情况,家长首先要改变不良沟通方式。

吴为阁同时强调,在对孩子的心理干预中,父母亲言传身教很重要。比如,父母可以多陪伴孩子,陪伴的过程中,家长自己要合理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不要过于沉迷其中;为孩子创造宽松融洽的家庭氛围,和家人相处时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给孩子做表率。

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培养孩子的情绪识别和情绪控制能力。年龄小的孩子,有时很难用确切的语言表达内心感觉,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耐心引导,多鼓励多倾听。

随着孩子年龄增大,干预措施也会相应地调整。孩子如果出现过激行为,则需要专业人员介入。

吴为阁介绍,在该科,儿童青少年很少使用药物治疗,多通过环境行为塑造、养育方式改变等方式来帮助孩子,必要的时候采取心理行为干预,比如认知疗法、艺术治疗等。他提醒,孩子的心理行为问题要早干预,如果干预及时,有些问题随着孩子长大就解决了,若是等到十五六岁再重视,干预难度更大。

链接

减少危险因素

保护青少年心理健康

王文强表示,以下措施有助于减少危险因素,保护儿童青少年的精神心理健康:

●社会、学校、家庭不要给孩子太多超出应对能力范围之外的压力。

●创造一个对霸凌零容忍的校园环境。

●给孩子提供伙伴关系支持。

●校园里应配备心理学专业老师或医生。

●根据孩子每个阶段遇到的挑战,有针对性地提供相应的支持。

●把运动的时间、睡眠的时间还给孩子。

●给予家长心理支持。

来源: 厦门日报

标签: 我抑郁了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