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心理学:面对网瘾儿童,家长隐藏着什么心理缺失?

心理健康 71 0

说起“网瘾”,相信家长们都恨得牙痒痒的,好好的一个孩子,因为网络游戏,突然间就变成了家中的小魔怪。

Q:为什么孩子会沉迷网络?

家长的第一反应是:缺少陪伴,缺少认同。

Q:要怎么样解决孩子的网瘾问题?

家长们大都能“信手拈来”:多陪伴,丰富孩子生活,鼓励孩子,认同孩子...

每一个网瘾孩子背后,是家长的教育不当,那么,又是什么引起了家长的教育不当?

因为缺乏育儿知识?因为不了解孩子心理?因为不懂得尊重孩子?

这些都只是表面的所在,通过现象看本质:

心理一旦不平衡,就容易出现冲突,一旦冲突的话,就容易出现行为问题--中国公安大学心理学李玫瑾教授。

家长的教育不当,是因为家长自身存在着心理失衡。

育儿心理学:面对网瘾儿童,家长隐藏着什么心理缺失?

双双投江的母子,背锅的是网瘾

这是发生在14年,四川广元的家庭悲剧,双双投江的母子:

绝望的母亲:“你还上网,我这就跳河这就死。"

悲愤交加的父亲:“你妈妈辛苦了一辈子,你死了都比你妈死了强一点,又不听话,让你妈妈担心啊!”

下一秒,这个13岁的少年冲向了江里,途中挣开了已经拉住他衣服并试图阻止他的武警,一头扎进了河里。

这个孩子是会游泳的,在消防官兵到达之前,他已经试过下河救妈妈,只是无功而返...

最后,只剩下哭得浑身发抖的父亲,留在那绝望的河边...

是网瘾让母亲投江吗?是网瘾让孩子的父亲说出这样的话吗?是网瘾,让一个会游泳的孩子放弃自己吗?

育儿心理学:面对网瘾儿童,家长隐藏着什么心理缺失?

不允许孩子不“成才”的心理失衡所酿造的悲剧,什么时候才能停下?

就如所有的家长一样,这对夫妻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给孩子带来良好的物质环境,并希望孩子通过读书改变人生,希望孩子成才。

被“遗弃”的孩子: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外出务工,直到孩子6年级,父母认为要该孩子营造更好的家庭环境,所以毅然回到家乡养猪。但此时,孩子却突然染上了网瘾。

父亲无意识的打击教育:孩子的父亲,是个粗人,因为孩子的网瘾问题频频逃学,这个汉子一次又一次的低声下气的恳求学校给孩子改过的机会。

有一次,这位父亲拿着一万多块,让孩子数,一边数,一边数落孩子:“你两年都挣不了...”

原本以为“现实”和“差距”能让孩子发愤图强,没想到孩子却是变本加厉,无可奈何之下,父亲选择了棍棒教育...

育儿心理学:面对网瘾儿童,家长隐藏着什么心理缺失?

失去自尊的孩子:事发当天,妈妈第五次在同一个网吧逮住了孩子,并当众动手打了孩子,周围的旁观者中,还有孩子心里仰慕的女同学...

出了网吧门口,妈妈再一次打了孩子,她认为孩子已经无可救药,奉承说服教育的她已然崩溃...

育儿心理学:面对网瘾儿童,家长隐藏着什么心理缺失?

不允许孩子不成才的母亲:孩子的母亲是一个好学的人,她买来了一本又一本的育儿书籍,一点一点的做着笔记,奉承说服教育。

但是,孩子舅舅的话,揭示了这一切的背后,是一个奉承“别人家孩子”的母亲,一个不允许孩子不成才的母亲...

成才重要,还是成人重要?这些事件的背后,家长缺失了什么?

在收集资料的时候,看到这个案例心里久久不能平息,这是一个育儿式的“蝴蝶效应”吗?

如果父亲不采取打击教育,如果父亲不在当时说:“你死了比母亲死了要好一点”...如果母亲不拿孩子进行攀比,如果母亲在追求孩子成才之前,先追求孩子成人...如果这对父妻没有让孩子变成留守儿童...而在追溯源头之后,发现扭转这样的一个悲剧,需要这样一个“如果”:如果父母能正视自己的心理失衡...

现实中的人生定局和对理想人生目标的失衡:转嫁到孩子身上的压力

许多家长对自己的人生是不满足的,他们儿时没有办法上学,所以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习上超越自己;

他们儿时没有钢琴可学,这造成了他们认为在某些方面比不上同龄人,所以把这个愿景转嫁到孩子身上;

他们自己是独生子女,没有可疼爱的弟弟妹妹,所以到他们为人父母的时候,渴望二胎,并要求大宝一定要疼爱弟弟妹妹,“你是哥哥,就要让着弟弟妹妹”...

表面上,这些家长是在培养孩子、为孩子好,但实际上,只是自己在追求自我的“完美”,弥补心中的遗憾。

这类家长的潜台词是:我已经失败了,我不允许你也失败。

抱歉,孩子,某程度上是我们生命延续,但孩子并不是我们意志的延续,不是我们身体的延伸;

育儿心理学:面对网瘾儿童,家长隐藏着什么心理缺失?

现实中有限的能力与对孩子无限期待的失衡:无能造就了叛逆

在教育孩子时,我们总希望孩子“听话”,顺从我们的意志进行成长,但我们又缺乏赢取孩子尊重,赢取孩子诚心合作的能力。

打击教育可以一定程度上让孩子的逆商得以成长,但如果光会打击,而没有教给孩子面对逆境的方法,那打击就会一步步变成“击溃”;

打击教育和毁灭性教育的区别:若在打击教育中,加入了对自己的自卑的不满,表达成语言就变成了悔辱,那打击教育就变成毁灭性教育。

打击是为了让对方吸取教训,而后希望对方能进行反思,而毁灭,是为了让自己满足,让对方消失...

暴力教育并不属于打击教育和孩子一样,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充斥着思想和身体发育不同步的事实,所以一些孩子在自己的智力还没能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就会追求暴力。

当孩子面对一个事情,他有三种选择:

自己有能力解决时,自行解决;自己没能力解决时,选择朋友(可能是好朋友,也可能是坏伙伴)又或者选择放弃。归根到底,就是自己能力不足以完成该事情。

而同样,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家长也有三种选择:

有能力引导孩子的选择正向教育,没能力引导孩子的选择学习和实践,又或者直接选择放弃正向教育,投入暴力教育的队伍中。

“我不也是被一边打一边成长的么?我怎么就没那么脆弱!”此话成了我们延续原生家庭“无奈”教育的最好借口。

不是我们没那么脆弱,也不是孩子太脆弱,而是孩子承受着比我们更严重的,双倍的打击。

育儿心理学:面对网瘾儿童,家长隐藏着什么心理缺失?

人生的唯一被摧毁与自我承受能力的失衡:“唯一”造就了崩溃

当一个人,唯一的希望被破灭的时候,崩溃就随之而来。

就如这位母亲,经营着养殖场的她,每天都必须起早贪黑,处于体力透支的状态的她,还是强迫自己不断学习育儿知识,把教好孩子的希望放置在“说服教育”上。

而她所做的这一切,则在不断的给予孩子无形的压力,一个真正无私的人,是不会向对方提及自己的辛酸的。而这个家庭中,则恰恰相反:“你妈妈辛苦了一辈子...”

伪装之下的“爱”,让人无法反驳我们要求孩子对我们的付出报以感恩,这看起来没有什么错误。可真的没有错么?

“你辛苦半辈子是为了我,所以我活着就需要为你的辛苦付出负责,那...如果我不活了,你是不是不用那么辛苦了?那...我的存在,是对全家的折磨吗?那...我为何还要存在?”

What are you live for?作为父母,人生的意义就单单是为了孩子么?那么,在我们还没有孩子之前呢?

这个家庭,把所有的希望放到了唯一的孩子身上,而孩子并不领情的状况,让全家人都崩溃了。

育儿心理学:面对网瘾儿童,家长隐藏着什么心理缺失?

家长如何处理自己的心理失衡?

家庭是爱的传递载体,从父母传递给孩子,再由孩子向下传递,从我们的原生家庭传递到我们的新生家庭。

家庭同样是分离的载体,从孩子分娩那一刻,妈妈就和孩子进行了第一次分离,再从送孩子进幼儿园那一刻,我们又完成了孩子与家庭的第一次分离,直到孩子结婚生子、独立生活,我们和孩子完成了家庭与家庭之间的分离。

健康的家庭,必然是充盈着爱,而同时也懂得分离的。要做到健康的爱,又健康的分离,那么家长们就必须先处理自己的失衡:

育儿心理学:面对网瘾儿童,家长隐藏着什么心理缺失?

孩子的失衡由家长来平衡,家长的失衡,由夫妻关系来平衡

人的一生要经历两次诞生:

天赐的诞生无法选择:从母亲的子宫出生,但我们没办法选择我们的父母是谁;自我磐涅的特殊选择:恋爱关系让我们拥有独立的人格,我们可以自行选择;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现实父母及心里面的理想父母,即现实和理想。无意识中,我们会通过寻找伴侣并以此寻求一次又一次的“治疗”,治疗我们儿时所受的心理创伤。

婚姻之所以是爱情的坟墓,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婚姻只是我们过去家庭模式的复制:父亲是怎么样对待母亲的,我们就怎么样对待自己的枕边人。

父亲关系是“家庭的定海神针”,在三代同堂的家庭中,如果夫妻关系是核心,拥有第一发言权,那么这个家庭就会稳如磐石。

相反,如果亲子关系凌驾于夫妻关系之上,就会产生最常见的两个问题:糟糕的婆媳关系、严重的恋子情节。

育儿心理学:面对网瘾儿童,家长隐藏着什么心理缺失?

在孩子需要心理营养的时候,别用物质营养来替代

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玛格丽特·马勒将3岁前的新生儿与妈妈的分手,分成了3个阶段:

正常自闭期:出生至1个月,孩子仍然和在母亲子宫里一样,不管外界的变化(睡、吃、拉);正常共生期:2~6个月龄,孩子将妈妈和自己视为一体;分离期:6~36个月龄,婴儿逐渐意识到,妈妈是妈妈,自己是自己,这一过程也是孩子最需要心理营养,以塑造自我的过程。在分离期,如果妈妈什么事都替宝宝完成,那么孩子的自主性就会受挫,他会认为“什么都会有人替我解决”,“妈妈太能干了,我什么都做不了”;

如果妈妈不理会幼儿,任由其自己探索,那么能力有限的孩子势必会遭受许多打击,自主性同样受挫:“我不行,没有人爱我”。

四川广元的这对母子,恰恰是这样的情况:在孩子最需要父母关注、支持,给予心理营养的时候,他们选择了外出务工,错误的认为物质可以让孩子更美好。

育儿心理学:面对网瘾儿童,家长隐藏着什么心理缺失?

承认孩子是独立个体,做到成熟分离

“再亲密的两个人,也是两个人”,在《为何家会伤人》一书中,广州白云心理医院的咨询师荣玮龄提到。

在心理治疗大师斯考特派克的著作《邪恶人性》中提及一个故事:

安吉拉的妈妈不允许安吉拉有任何的自主性:

寝室永远不能关门,妈妈任何时候都有权利走进她的房间。11岁时,无论安吉拉如何反抗,妈妈还是将安吉拉的头发染成了金黄色,只因为妈妈的心血来潮...

到30岁的时候,安吉拉不能说话了,她是一名本来可以流畅的讲课的教师,却突然说不出话来。

派克分析,安吉拉在潜意识中反抗母亲的侵入她的个人空间,最终用“失语”表现出来。

这样的父母并非少数,这是因为他们将孩子当成了一个“物”,而不是人,他们认为自己有能力去支配自己养的这个“物”。

在《超级育儿师》中,同样有这样的例子:初二的儿子沉迷网络游戏,拒绝与父母有任何交流,甚至暴力暴戾--他的房间门、厕所门是没有锁头的(被父母拆除)。

和安吉拉一样,父母有权利在任何时候进入他的房间,为了防止孩子反锁自己在厕所里进行游戏,所以厕所门的锁也是拆了。

这样的孩子,是拒绝家庭的,心里渴望逃离家庭,拒绝与家庭继续保持联系。

如果希望修复这一点,那么就必须要给予孩子尊重,尊重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尊重孩子的隐私空间。

育儿心理学:面对网瘾儿童,家长隐藏着什么心理缺失?

重视亲子关系,而不是重视教育方式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最基本的道理:一个人的人格基础在6岁前形成。

那么它怎么形成的?通过棍棒教育?还是通过说服教育?都不是,它是通过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模式形成的。

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固然重要,但却比不过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模式。

就如事件中的这位母亲,她不断的学习教育孩子的方法,希望以此让孩子爱上学习,而不是从小营造良好的亲子关系,希望孩子爱上自己的家庭。最终孩子拒绝家庭,拒绝父母。

育儿心理学:面对网瘾儿童,家长隐藏着什么心理缺失?

淅爸有话说:每个人都有两个家,原生家庭(自己的父母与自己)、新家(自己与配偶和孩子),爱与恨在这两个家中进行传递。孩子之所以会出现重重问题,更多的原因是我们给孩子无意中传递了原生家庭中的恨与创伤。

标签: 网瘾心理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