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古代所谓“治心”的中药方不能治疗当代心衰、心绞痛等等?

心理健康 46 0

  古中医的“心”,和西医的“心”不是一回事,养心不能治心脏病是肯定的。特别是古人说的养心,基本和心脏病无关。

  和什么有关?

  大脑。古人说的“养心”,就是养大脑。

  《荀子》里说得很明白,“心”的位置在眼鼻口耳之间,肯定不是胸腔的心脏。看到某古代小说,大侠把坏人头砍掉了,形容是“头颅滚落一旁,做了无心之人”,显然这个“心”就是大脑。

  古代中医的“心力衰竭”,在隋唐时候,就是指意识迷失。类似与炎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之类。

  古代著名的医生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说的心,基本上也是指的是大脑,因为都是和意识、精神、思维相关的,和血液循环没有多大关联。

  《黄帝内经》里面有“心咳”一词,说心脏引起的咳嗽“咳则心痛,咽喉梗介,甚至咽痛喉痹”,这显然不是心脏病,更像是焦虑症、癔病之类脑病。甚至是胃食管反流性。反正不是心脏病的咳嗽,心脏病的咳嗽应该有气喘、浮肿、乏力、青紫等等。

  心主血脉,是中医另外一个说法,与心主神明是矛盾的。心律失常、心衰往往被中医描述为“宗气外泄”,而不说是心衰。其实,“心主血脉”这个“心”,用大脑来解释也是完全可以解释得痛的。因为大脑支配的心脏自主神经如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就能调整心跳和血压,也能调节血容量变化,也是“主血脉”的。

  有此而言,古中医是心脏病其实与心脏没有多大关系,他说的治疗心脏病方法,其实是治疗脑病的,治不了心脏病,至少是没有多大作用。比如常用的生脉饮,成分是人参、麦冬、五味子,现在也制成了针剂,用以心脏病,其实它本来是治疗脑病的。人参能抗焦虑、抗抑郁,麦冬清心是镇静安神治大脑的,五味子能提高情绪,治疗抑郁症,这个方子是治疗焦虑症是合适的。出人意料的是,现在广泛用于治疗心脏病如冠心病、心衰等等,反而很少用于治疗脑病,这与中药作用广泛有关。比如人参能营养心脏、抗缺氧、增加心脏收缩力,麦冬能强心,五味子能增加升高血压等等。但是,这并不能掩盖中医之“心”解剖学含混不清的尴尬。

  按照中医五行学说,五行根本就没有大脑的位置,也就是没有真正心脏的位置。所以,想借鉴古代治疗心脏病的经验,来治疗当代心脏病,恐怕是南辕北辙,路通深坑。

  我这样说,不是污蔑中医不能治疗心脏病,而是必须深度研究,改变思想,去伪存真。抽丝剥茧,发现真相,而不是一味厚古薄今。厚古薄今就是胶柱鼓瑟,刻舟求剑,与真理不亦远乎?

  清朝时候,中医王清任发现了一些中医理论错误,有所改正,但是远不够彻底。现在的中医学者,已经做了很多纠偏工作,中医药疗法治疗心脏病效果得到了很大提高。比如对于严重心衰,强心剂、利尿剂不起作用时候,用中药水糊膏外敷肚脐,不需要经过胃肠吸收,绕开了严重心衰肝淤血胃肠道水肿导致的药物吸收不良这个缺陷,效果大大提高,通常可以当天见效,减轻病情。对于查不到原因的早搏、房颤、心绞痛,用国外的草药来解决药物抗药性问题,甚至心脏搭桥和支架手术后效果不好的冠心病心绞痛、心衰等等,效果显著。还有很多例子,不一一列举了。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医学在发展,中医也要发展,病人才能得到实惠。

为何古代所谓“治心”的中药方不能治疗当代心衰、心绞痛等等?

标签: 治疗焦虑症的中药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